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来源:东莞肤康皮肤病医院发布时间:2013-08-23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然后点击加密提交,医生将立即给您回电,该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与发病的临床表现一直是人们和广大学者不断探讨的话题,现在将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可分为变应性和非变应性两种。变态反应性发病机制大多数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IgE升高,特别是伴有呼吸道的过敏性鼻炎或支气管哮喘患者,其血清中IgE升高更为明显,且与皮炎的严重程度相一致;不伴发上述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其血清IgE可在正常范围,病情缓解1年以上的患者血清IgE可恢复正常或降低。IgE与特殊变应原结合后可导致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慢反应物质(SRS-A)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物质,这些介质可进一步引起临床表现。IgE在特应性皮炎中的致病意义尚不明确,通常被看作一种非特异性表现,反映了免疫调节失常。特应性皮炎中主要浸润细胞是CD4+T辅助细胞(Th),尤其是Th2细胞,后者可产生IL-4和IL-5,分别具有刺激B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作用;某些患者存在轻到中度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对单纯疱疹病毒等多种病毒、浅部真菌(特别是红色毛癣菌)和细菌的易感性增加;有的患者对环境中各种变应原引起的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病率降低,表明他们对这些反应原的敏感性降低,这种降低也反映在淋巴细胞对抗原或有丝分裂原的活性上,30%~50%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E玫瑰花结形成减少,且与血中IgE水平升高成正比;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较好数减少,T淋巴细胞数所占比例也减少,而B淋巴细胞数的比例却正常或偏高,在本病活跃期,与B淋巴细胞膜相联结的IgE占总数的20.5%,而正常对照只有2%,这可能是这些患者血中IgE不高的原因。非变态反应性发病机制许多异常皮肤反应与特应性皮炎有关。本病常具有血管功能失调的表现,如对机械刺激的白色划痕反应、延缓苍白现象,以及皮内注射乙酰胆碱、烟酸酯、组胺或蛋白等变态反应原而没有潮红反应发生;患者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增加,注射乙酰胆碱后可比对照产生更多的汗液;有学者在患者白细胞培养中测定cAMP反应性,显示对β-肾上腺素能物质的反应缺陷,并证实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增高,增加了cAMP的水解,致使cAMP水平降低而不能正常下调免疫及炎症反应,cAMP的下降可引起组胺释放增加;本病患者的嗜碱性粒细胞具有较低的组胺释放刺激阈,少量的IgE就可比较大限度地促使细胞释放组胺,甚至可以自我释放组胺。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炎症可由急性至慢性,反复发作。皮损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成人期:1.婴儿期以往又称婴儿湿疹,常在出生后2个月发病。其皮损主要分为渗出型和干燥型,前者多发生于肥胖有渗出性体质的婴儿,皮损多形性,初起于面颊部,局部出现红斑,境界不清,其上有较多的密集分布的丘疹、丘疱疹、水疱,疱破后可出现鲜红的糜烂面及渗液,渗液干涸则形成厚薄不一的黄色痂皮,有继发感染时可出现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甚至发生红皮病并伴发热等全身表现;后者常见于瘦弱的婴儿,皮损主要表现为淡红色或暗红色斑片,其上可有丘疹但无水疱,皮损干燥而无渗出,表面附有糠状鳞屑,有时伴有浸润、肥厚及皲裂,常累及面部、躯干和四肢。也有人根据皮损形态将本期分为三型,即除上述两型外,第三型为脂溢型,皮损多发生于皮脂腺较多的头皮、耳后等处,有浆液性渗出及黄色痂皮,其表现与渗出型有相似之处。本病自觉剧痒,呈阵发性加剧,常引起婴儿哭闹及睡眠不安。病程慢性,反复迁延,少数患者可在2年内逐渐缓解或痊愈,但多数患者可持续甚久,由婴儿期迁延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2.儿童期多在婴儿期缓解1~2年后,自4岁左右开始加重,也可由婴儿期皮损迁延而来,甚至可不经过婴儿期而直接发病。其皮损形态有湿疹型和痒疹型,前者皮损表现与成人亚急性和慢性湿疹相似,以灰白色鳞屑、浸润性斑片或苔藓样变为特征,急性发作时可出现针尖大的丘疹、丘疱疹和小水疱,好发于肘窝、腘窝和双小腿伸侧,常对称分布;后者皮损表现为全身散在性褐色的痒性丘疹,丘疹较大且干燥,表面粗糙覆以薄痂,也常可见与毛囊一致的鸡皮疙瘩样灰色坚硬小丘疹。自觉瘙痒剧烈,病程慢性,可暂时痊愈或迁延至成人期。3.青年及成人期指12岁以后青少年期及成人阶段的特应性皮炎,多数由儿童期皮损发展而来,少数直接发病。好发于肘窝、膝窝、颈前及侧部,亦可泛发其他部位,范围较广,分布对称。皮损与儿童期皮损相似,以灰白色鳞屑、浸润肥厚及苔藓样变为特征,境界明显或不清,急性发作时可出现潮红、丘疹、渗出、糜烂及结痂,还可出现痒疹样皮损。由于患者皮肤痒阈降低,瘙痒剧烈,易受各种摩擦刺激而诱发,夜晚及睡前可引起阵发性剧痒。患者通常具有血管功能失调的临床表现,一般有两种表现:①白色划痕反应,即以钝器划过患者的皮肤,约15秒后出现白色划痕而不是红色划痕的异常反应;②延缓苍白反应,即用1:10 000乙酰胆碱0.1ml皮内注射15秒后正常人出现局部潮红、多汗和鸡皮疙瘩表现,持续4~5分钟消退,而本病患者在皮试后3~5分钟在注射部位周围出现苍白区,可持续15~30分钟。除上述临床表现外,患者尚可同时伴有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哮喘等变态反应表现,也可伴有干皮病、鱼鳞病和掌纹症等;实验室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被动转移试验可阳性,血清IgE可增高。东莞肤康皮肤病医院皮肤医师推荐您阅读 》》特应性皮炎发生的病因
- 上一篇:由蚊虫叮咬引发的皮肤“血案”
- 下一篇:皮炎湿疹 不能“拖着治”